
今天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革命家庭走出的传奇女性——李特特的故事。她的父亲李富春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,母亲蔡畅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,舅舅是中共早期领导人蔡和森,舅母是妇女运动先驱向警予。在这样一个红色家庭中成长的李特特,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。
1923年,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畅与李富春喜结连理。婚后不久,蔡畅发现自己怀孕了。当时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的她,一度想要放弃这个孩子。但她的母亲葛健豪坚决反对,甚至表示愿意放弃工作也要抚养这个孩子。最终,蔡畅被母亲的坚持打动,决定生下这个特别的孩子,并给她取名特特。孩子出生后不久,蔡畅就做了绝育手术。
小特特8个月大时,父母接到组织安排要去苏联学习,只能让外婆带着她先回国。直到1928年春天,李富春夫妇回到上海后,才把在湖南的女儿接到身边。那时的上海笼罩在白色恐怖中,李特特记得父母经常要改名换姓、频繁搬家。她回忆说:妈妈今天让我姓王,明天又让我姓张,我问为什么,她只说小孩子不要多问。
展开剩余69%有一次,化装改扮的父母深夜回家,年幼的特特被他们的装扮吓哭了。担心哭声引来特务,情急之下蔡畅把女儿关进了漆黑的储藏室。幸好同住的周恩来听到哭声,立即赶来解救。事后他语重心长地说:教育孩子要有耐心,这么热的天把孩子关在黑屋子里,你们不心疼我还心疼呢!
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,李特特从小就养成了谨慎的性格。她后来骄傲地说:我4岁就开始参与革命工作了!1938年,15岁的李特特被送往莫斯科的共产国际儿童院学习。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后,18岁的同学们都参加了军事训练。李特特在医院护理伤员时,不仅要换药喂饭,还要处理截肢手术后的残肢。她还曾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,和莫斯科市民一起挖反坦克战壕。
战争结束后,李特特先后在莫斯科两所高校深造,期间还与一位俄罗斯青年相恋结婚,并生下一个可爱的混血宝宝。1952年学成归国后,尽管父母身居高位,李特特却主动请缨带着三个月大的二儿子奔赴北大荒,在那里一干就是三年。
后来,李特特被调到中国农科院原子能研究所,凭借出色的俄语能力为我国的核研究搜集整理了大量宝贵资料。1988年退休后,本该安享晚年的她又全身心投入扶贫事业。作为中国扶贫基金会创始人之一,她带头捐出5000元,并四处化缘筹款。9年间,她走遍13个省份的40多个贫困县,争取到1600万元援助,帮助数万群众脱贫。
2021年2月16日,这位将一生奉献给革命和扶贫事业的老人安详离世,享年97岁。她用自己的一生,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精神。
发布于:天津市在线配资门户投资,深富网配资,股票在线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